猴頭菇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。每年八、九月久雨初晴時,是猴頭菇出產(chǎn)的時節(jié)。在云南省東北部和西北部的深山密林中,一只只毛茸茸的猴頭菇寄生在櫟、樺等樹的樹干上。猴頭菇色白并帶有淡黃或粉紅色,橢圓光潔,遠望頗似一只只乖巧機靈的金絲猴,因而得名猴頭菇。
猴頭菇營養(yǎng)豐富,富含多肽及多種維生素。醫(yī)學(xué)證實,猴頭菇具有組織修復(fù)、增強細胞省活力、抗癌、延年益壽和美容等藥用功能。
猴頭菇肉嫩香醇,可口,有“素中葷”之美稱。其食法多樣,有素炒、葷炒、清燉、紅燒、蒸煮等,是極為難得的珍饈美味。用猴頭菇與銀耳一起燉煮,是一道很好的保健甜點。經(jīng)過蒸煮,汁液粘稠,呈淡粉色,清香爽滑。于夜間睡前食用,可安眠平喘,增強細胞活力和機體抵抗力。